<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
                  1. 凍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凍瘡,病名。因肌膚長時間承受寒冷刺激而引致之創傷。見《丹溪心法》。又名凍風,凍瘃。多因氣候寒冷傷及肌膚皮肉,氣血凝滯不能運達而發者。其證多見于手足、耳廓、顏面等暴露部位,患處皮膚先呈蒼白,漸見青紫而顯紅斑片狀,自覺燒灼癢痛,甚則局部搔癢麻木,破潰而成瘡,纏綿難愈。預防凍瘡最為重要,如冬季將至之時即注意肢體顏面之保暖等。治療只能治標,宜溫陽散寒,調和營衛,可選服當歸四逆湯,外用陽和解凝膏,或紅靈酒劑揉搽按摩。亦可用姜汁、辣椒等辛溫之劑煎湯搽洗患處,或能防治之。若已成瘡瘍,則外用宜選玉紅膏。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目錄

                    病因

                    系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凍瘡是寒冬或初春季節時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癥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F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凍瘡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后,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于10℃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回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現在醫學證明:凍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體表遠端皮下靜脈毛細血管內的平滑肌遇到低溫時發生痙攣時,便會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產生滯留現象,并產生凍瘡,這就是為什么凍瘡都會表現出青淤現象的根本原因。解決的最佳辦法是首先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恢復靜脈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再輔以消炎、鎮痛、止癢后,對接受較好的患者一般半天到一天左右就可以緩解和消除癥狀,嚴重潰爛者3天左右即可消腫并結疤?! ?/p>

                    癥狀

                    好發于手足、面頰、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損為瘙癢局限性水腫紅斑,境界不清,可出現水皰、糜爛潰瘍。凍瘡初起為局限性蠶豆至指甲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觸之冰冷,壓之退色,去壓后恢復較慢,自覺局部有脹感、瘙癢,遇熱后更甚,嚴重者可有水皰,破潰后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p>

                    I度凍傷

                    傷及表皮層。局部紅、腫、癢、痛、熱。約1周后結痂而愈?! ?/p>

                    Ⅱ度凍傷

                    傷達真皮層。紅、腫、痛、癢較明顯,局部起水泡,無感染結痂后2~3周愈合?! ?/p>

                    Ⅲ度凍傷

                    深達皮下組織。早期紅腫并有大水泡,皮膚由蒼白變成藍黑色,知覺消失,組織呈干性壞死?! ?/p>

                    Ⅳ度凍傷

                    傷及肌肉骨骼。發生干性和濕性壞疽,需植皮和截肢?! ?/p>

                    病理

                    凍瘡是由于受凍后人體血氣不旺,貧血等原因造成血管瘀血,因為瘀血,所以有腫,因為瘀血,所以有癢,根治凍瘡的唯一辦法就是打通瘀血,別的辦法都如隔鞋搔癢,只有瘀血打通了,腫才能消,癢才能止,凍瘡才能根治?! ?/p>

                    注意事項

                    1.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4.重傷員應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防破傷風發生。

                    5.預防凍傷,應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涂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桿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傷作用  

                    治療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p>

                    溫差水泡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p>

                    服、擦藥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藥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無此藥時可用干姜8克代替)黨參18克 黃芪18克 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藥物治療

                    1.全身療法

                    (1)血管擴張劑的應用:煙酸50~100mg,每天3次;桂利嗪(腦益嗪)25mg,每天3次;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對嚴重復發性凍瘡有效20mg,每天3次,手足損害連用8天。

                    (2)維生素E,0.1~0.2g,3次/d。

                    2.局部治療原則是消炎,消腫,促進局部血循環。

                    (1)皮損未破者:可選10%樟腦醑、10%樟腦軟膏、松節油、凍瘡軟膏、蜂蜜豬油軟膏(含70%蜂蜜、30%豬油)等,其中1~2種外用,每天2~3次,溫水浸泡患部后再擦用,并反復揉擦患部,效果較好。也可用茄子稈、辣椒稈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g水煎熱泡,每天1~2次,每次min。

                    (2)已破潰者:先用3%的硼酸水清洗,再用10%樟腦軟膏、凍瘡軟膏、蜂蜜豬油軟膏、10%的魚石脂軟膏等,分泌物多時可用3%的硼酸水蒸發罨包。

                    3.物理療法紫外線紅斑量照射2~3次/周,于冬季開始時在皮損處照射療效較好。氦氖激光局部照射,2~3次/周,每次~15min。音頻電療,1次/d,10次為一療程,于每年復發前治療有一定預防作用。

                    4.局部治療

                    (1)未破者可用茄子稈,辣椒稈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g水煎熱泡,每天1~2次,每次min。

                    (2)已破者可用中藥紫色疽瘡膏,化毒散軟膏。

                    臨床經典療法:無明顯滲出有潰破的采用暴露方法,直接將康復新液棉球涂抹,每日三次。創面水腫較明顯伴潰破有滲出的用紗布蘸康復新液貼敷,每日換藥三次。2~3天后創面滲出減少改為暴露方法直接涂抹藥液。潰破處2~4天后逐漸干燥結痂,7~13天后脫痊愈??祻托乱嚎梢愿纳苿撁嫖⒀h,提高局部免疫力,促進創面壞死組織脫落,及肉芽組織增生,加速病損組織修復,在臨床上應用療效滿意?! ?/p>

                    凍瘡夏治方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后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姜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日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治凍瘡食療方

                    1.當歸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細辛6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棗8枚,加水煎服。本方可使陽氣通,寒氣散,氣血通暢。

                    2.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干姜30克,樟腦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七天后外搽患處。

                    3.生姜、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日2次。

                    4.用鮮紅辣椒3~5個,放入半斤75%酒精或高度白酒內,浸泡七天制作成辣椒酊外搽患處;新發凍瘡未潰破者,還可用麝香止痛膏貼患處,也可用紅花油、活絡油等外搽,都有較好療效?! ?/p>

                    其他

                    辣椒

                    1、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2、把辣椒切成一個一個,用盆裝水和辣椒放在煤氣爐煮幾分鐘后,滾后,把盆拿上來,放在桌子上等到要涼的時候,再將雙手泡,一次就好了。

                    生姜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鐘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后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于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后搓成泥狀涂患處,同時將患肢置于火爐上方烘烤,邊涂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1周。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后就沒有了。

                    4.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涂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于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5.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6.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皸裂處,涂擦后不要洗患處,每日-2次,數天即愈。

                    7.凍瘡初起時,用熱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數次,可見效。

                    8.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蘿卜法:將蘿卜切厚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涼后更換。連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熱,切片擦涂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數次。

                    蘋果法: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涂患處,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于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鐘,可消腫止癢。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日1-2次。

                    蔥須法: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日1-2次。

                    桔皮法:鮮桔皮3-4個,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水涼再加熱。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鐘去渣,熱洗患處,日一次。

                    以上方法均適宜治療未潰爛凍瘡?! ?/p>

                    針灸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周圍經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區(下同)。

                    (二)治法

                    先將穴區充分消毒,在凍瘡周圍穴位淺刺,再從凍瘡周圍皮膚(約距凍瘡邊緣0.2厘米健康皮膚)開始,圍繞凍瘡用28號1寸針緩慢刺入皮內,急出針,不宜出血。然后,在凍瘡邊緣,每隔0.2~0.5厘米刺1針,淺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厘米的病灶上,復刺一圈,刺點要錯開,勿平行。如此逐漸向凍瘡中心圍刺,刺點也逐漸減少,最后在中心用粗毫針點刺1針出血。隔日1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述方法共治295例患者,結果全部獲愈[1]。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卷點燃后,以雀啄灸法,直接將燃著端接觸阿是穴,以每秒鐘快速點灸2~3次為宜,患處有輕度灼痛或灼熱感,但不會留下疤痕。每次~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79例,結果臨床治愈92例,占91.1%[2]。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選取紅、腫、脹、痛最顯著的部位,常規消毒,用三棱針迅速點刺,放血3~5滴。每次根據癥情,取3~5處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6次為一療程,一般只需治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0例,均在3~6次內獲愈,總痊愈率為100%[3]。

                    體針加穴位紫外線照射

                    (一)取穴

                    主穴:陽池、陽溪、外關、合谷。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以1.5寸針進針后提捻轉,得氣后留針20分鐘,行針3~4次。用U型管功率為500瓦紫外線治療燈,以平均生物劑量(MED)照射雙手30秒,燈距50厘米,首次劑量5MED,以后每次遞增2MED,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65例,痊愈48例,顯效17例,總有效率達100%[4]。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視凍瘡大小,將生姜切成約2毫米薄片,置于瘡面上。再將艾絨作成小指腹大的艾炷,安放于姜片上施灸,當患者感到灼痛時,醫者可略略來回移動姜片(注意不可離開瘡面)。每處灸3~5壯,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6.6%。經觀察其療效不受年齡、病程及病損范圍的影響[5]。

                    癥狀查詢專題

                    皮膚癥狀 胸部癥狀 腹部癥狀 生殖部位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頸部癥狀 頭部癥狀 眼睛癥狀 耳部癥狀 口腔癥狀 鼻部癥狀 頭部癥狀 全身癥狀按身體部分查詢疾病癥狀
                    關于這幅圖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癥狀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癥狀: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于凍瘡的相關提問

                    關于“凍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的
                    <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