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
                  1. 口腔科學/口腔頜面部血管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口腔科學》 >> 口腔頜面常見疾病 >> 常見的口腔頜面部腫瘤 >> 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 >>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
                    口腔科學

                    口腔科學目錄

                    血管瘤口腔頜面部常見的良性腫瘤。多屬先天性,是由血管內皮增生而來。多見面部皮膚、皮下組織口腔粘膜(如唇、舌、頰、口底等)(附圖16,17)(圖3-26,27)。一般可分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而以前兩種常見。

                    毛細血管瘤(左面部)

                    海綿狀血管瘤(舌及左頰部)

                    附圖16 毛細血管瘤(左面部) 附圖17 海綿狀血管瘤(舌及左頰部)

                    面部血管瘤

                    舌部血管瘤

                    圖3-26 面部血管瘤 圖3-27 舌部血管瘤

                    臨床表現

                    毛細血管型血管瘤:腫瘤是由大量交織、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表現為鮮紅或紫紅色斑塊。與皮膚表面平齊或稍隆起,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以手指壓迫腫瘤時,顏面退去;壓力解除后,顏色恢復。

                    海綿狀血管瘤:腫瘤由擴大的血管腔和襯有內皮細胞血竇組成。血竇大小不一,有如海綿狀結構,竇腔內充滿靜脈血,彼此交通。表現為無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的柔軟腫塊。頭低位時,腫瘤因充血而擴大,恢復正常體位后,腫塊即恢復原狀。表淺的腫瘤,表面皮膚或粘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觸診時腫塊柔軟,邊界不清,無壓痛。擠壓時腫塊縮小,壓力解除后則恢復原來大小。

                    蔓狀血管瘤:主要由擴張的動脈靜脈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念珠狀或蚯蚓。捫之有博動感與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若將供血的動脈全部壓閉,上述之博動及雜音消失。

                    【治療】

                    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應根據腫瘤的類型、部位、深淺及病員的年齡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冷凍外科、硬化劑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32 造釉細胞瘤 |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 32
                    關于“口腔科學/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的
                    <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