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
                  1. 脫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脫水(dehydration) 是指人體內水分的輸出量大于進入量所引起的各種生理病理狀態。正常成人一般于單位時間內(如1d)進入的水分與輸出的水分處于相等(平衡)狀態,故人體內水總量非常穩定,約占體重的55%-60%。進入的水量包括飲水量、食物含水量及體內糖及脂肪等氧化而生成的水量,1d約2000-3000ml。輸出的水量包括尿量、皮膚及呼吸道在不知不覺情況下(即無明顯出汗及氣促等)所排出的水量和糞便中的水分,1d為2000-3000ml。

                    目錄

                    病因

                    當人體處于高溫環境,或運動后大量出汗可引起失水,或由于高熱、多種高代謝狀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或由于厭食、口腔、食管等疾患不能進食與飲水,或由于嘔吐、腹瀉、胃腸減壓、消化道瘺管,或由于利尿、腎臟病多尿,或由于垂體后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而多尿等均可引起脫水。氣促病人亦可引起呼吸道脫水。

                    癥狀

                    體征 脫水時常伴以失鈉等電解質丟失。當脫水甚于失鈉時可引起血漿及細胞外液濃縮而發生高滲性脫水即血漿滲透壓大于正常高限(約300mmol/L)。 如脫水失鈉比值與血漿(如小腸液)相近時則引起等滲性脫水,即雖脫水,血漿滲透壓維持正常。如脫水少于失鈉,則發生低滲性脫水,則血漿滲透壓低于正常低限(約270mmol/L)。但不論何種脫水,體液水分均減少,引起體液量缺失。

                    1.高滲性脫水時,下丘腦渴覺中樞受刺激,神志清醒者即有口渴感而要求喝水,同時下丘腦前部視神經上核受刺激而釋放抗利尿激素,經血循環而作用于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于是水分回吸收增多,尿量大減。經喝水、少尿的調節后體內水分恢復正常,于是高滲轉為等滲,體液總量也恢復,故輕度脫水雖經常發生,不致引起嚴重病情;但若脫水嚴重,尤其是調節功能失常者則往往呈現不同程度的癥狀。高滲性脫水者除口渴外常呈皮膚粘膜干燥,面部潮紅,躁動不安。小兒易有脫水熱,尿量減少,體重明顯減輕。由于血容量下降,血壓明顯降低,可引起休克。又由于腎血循環量不足,非蛋白氮等代謝產物滯留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癥與酸中毒。腦細胞等脫水可引起精神神經征群,最終可發生昏迷。此時血液濃縮,血細胞數、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及血Na+等均可升高,血漿滲透壓亦明顯超過正常高限。尿液濃縮而比重高。

                    2.等滲性脫水時口渴常不明顯,低滲性脫水時則無口渴,病人除有原發病癥狀外主要有體液缺乏與失鈉等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的表現。當脫水超過體重的2%-3%,且血Na+<125mmol/L時,患者感疲乏軟弱、四肢無力、頭昏頭痛、精神倦怠,有時有惡心感。當每公斤體重失鈉(NaCl)達0.5-0.75g時,血容量常下降,血壓常降低(收縮壓<12kPa以下)、脈細數、視力模糊。當每公斤體重失鈉達0.75-1.25g時,即有淡漠無神、木僵、休克而昏迷,尿中常少鈉(<10mmol/L)或無鈉。尿量早期因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受抑制而未必減少,但后期尿量減少,患者常死干周圍循環衰竭。血Na+、Cl-常降低,但由于腎血循環障礙,非蛋白氮、肌酐、尿素亦可增高,血液亦呈濃縮狀態。

                    治療

                    高滲性脫水者應給0.45%NaCl液(半滲液)。

                    等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患者需補充生理鹽水葡萄糖鹽水。失鈉嚴重者還可補充3%-5%NaCl液。補液時還需注意糾正鉀代謝和酸堿平衡紊亂。此外,不論何種脫水,除對癥治療外,病因治療亦為重要原則。治療上主要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一般用等滲溶液、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補液量可按失水量占體重的1%需補充液體1000ml簡單計算。也可根據血鈉測定數值推算,下列公式可供計算參考:

                    所需補液量(ml)=4×體重(kg)×(血鈉mmol/L-142)應注意補液速度。如系中、重度脫水,可在4-8h內先補充計算補液量的1/2-1/3;剩余的可在24-48h內繼續補充。同時應密切觀察臨床變化,根據補液后的反應來判斷補液量是否充足。有條件時可測中心靜脈壓監護輸液速度?! ?/p>


                    化工脫水

                    脫水(dewatering),是一種化工單元過程,是水合的逆過程。把水分子從物質分子中解脫出來,對于單純的水合物來說,比較容易,一般只要加熱使水脫離蒸發就可以了,如將碳酸鈉水合物晶體加熱,就會脫水成為碳酸鈉粉末。但對于只和水分子部分結合成為新的物質,脫水就必須借助催化劑或控制其他條件,如將乙醇脫水制乙烯或乙醚等。

                    將多孔物質和堆積顆粒層中所含的水分或液體,用機械的方法加以分離的操作的總稱。例如,過濾后得到的濾餅、從母液中結晶而得的堆積層,再將水或液體大部分離出去的操作。

                    單純的物理干燥也叫做脫水,如食物脫水以便貯藏,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腐敗等。

                    癥狀查詢專題

                    皮膚癥狀 胸部癥狀 腹部癥狀 生殖部位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頸部癥狀 頭部癥狀 眼睛癥狀 耳部癥狀 口腔癥狀 鼻部癥狀 頭部癥狀 全身癥狀按身體部分查詢疾病癥狀
                    關于這幅圖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癥狀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癥狀: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參看

                    關于“脫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的
                    <strong id="1dx5a"></strong>
                      1. <tt id="1dx5a"><address id="1dx5a"><kbd id="1dx5a"></kbd></address></tt>
                            <b id="1dx5a"></b>
                            1. <tt id="1dx5a"><small id="1dx5a"></small></tt>